KK音標學習 子音篇(四)
此影片讓入門者認識KK音標中的[ʃ] [ʒ]、[tʃ] [dʒ]2組子音,每組中前面是無聲子音,只要吹氣就好,後面是有聲子音,吹氣的同時要振動聲帶
(1) [ʃ] 類似ㄕ/ㄒ,通常是sh發出的音
(2) [ʒ]在中文、台語都無此音,唸[ʃ] 時振動聲帶就是[ʒ]
(3) [tʃ] 類似中文的ㄔ/ㄑ,通常是ch發出的音
(4) [dʒ] 類似中文的ㄐ/ㄓ,通常是j或g(在e,i,y之前)發出的音
◎註:英(美)語沒有圓唇音,不會出現ㄩ的音,ʃ,tʃ,dʒ不宜用「噓/去/具」代替,應該比較接近「希/氣/計」,例如字母G,很多人會說成「居」,應該比較接近「機」。
◎底下是KK音標簡介
KK音標的子音有24 個
一、無聲vs有聲對照的有八組16個
無聲子音 p t k f s ʃ tʃ θ
有聲子音 b d g v z ʒ dʒ ð
二、其他的有8個
符號 m n ŋ h w j l r
◎底下是KK音標的來由及蝦米的學習建議
維基百科上說,KK音標最初使用在1944年出版的《美式英語發音辭典》(A Pronouncing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),由於兩位作者約翰·塞繆爾·肯尼恩及托馬斯·A·克諾特(Thomas A. Knott)的姓皆以K為開頭,所以此辭典俗稱為KK(Kenyon and Knott)音標。
台灣早期的英語教學是使用D.J.音標的(即英式發音),KK音標是從民國五十七年的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開始的,主要為確立台灣英語教學將以美式英語發音才改用KK音標。
KK音標也只是一種注音符號,建議入門者先從自然發音法下手,等簡單的單字都會看字母唸出聲音之後,再學習KK音標。
KK音標(或者其他各種的標音符號)還是有其必要性,因為英(美)語的拼字與讀音有很多「不合乎發音規則」的字,就以-ough為例,tough唸「踏夫」,through類似唸「數路」,thought類似唸「瘦特」,cough類似唸「扣夫」,光是一個ough在上面四個字的唸法就都不一樣,所以一定要有標音的符號。而既然國內字典或教材都以KK音標為主,所以蝦米還是建議大家不妨就學起來,有益無害!
【早期蝦米小居美語入門網站的flash互動檔案,今利用螢幕錄影程式錄成影片,並用剪輯軟體簡單地後製,提供給美語入門者學習。】
Comments
Comments are disabled for this post.